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特色條目候選/平方根倒數速算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平方根倒數速算法[編輯]

平方根倒數速算法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34,565位元組)

結果5支持, 3反對 => 落選 核對者:--茶壺留言2012年6月18日 (一) 09:15 (UTC)[回覆]
投票期:2012年5月31日 至 2012年6月14日
說明:Dedicated to id Software.enwiki對應條目為GA,翻譯+清理+加參考+改為哈佛參注式參考所得.個人覺得質素已可,若有修改意見還請提出—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5月31日 (四) 14:09 (UTC)[回覆]

支持[編輯]

如果支持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支持}},說明支持的理由並簽名;
  1. (+)支持,提名人票。--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5月31日 (四) 14:09 (UTC)[回覆]
  2. (+)支持:反對下面達師的投票。源碼語義是沒問題的,各模板顯示效果另行討論。Liangent留言 2012年6月1日 (五) 13:55 (UTC)[回覆]
  3. (+)支持,內容覆蓋全面,且有來源支持。--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6月1日 (五) 14:03 (UTC)[回覆]
  4. (+)支持:計算機算法條目能如此詳細十分難得--Hans LiLi|Sn|ΔH2012年6月7日 (四) 13:26 (UTC)[回覆]
  5. (+)支持-反對下方不合理反對票。-卍田卐JC1 2012年6月15日 (五) 14:37 (UTC)[回覆]

反對[編輯]

如果反對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反對}},說明反對的理由並簽名;
  1. (-)反對,正文跨語言連接。不提醒我還看不到,誰改的默認,煩死了。--達師218372 2012年6月1日 (五) 11:47 (UTC)[回覆]
    本人聲明:由於使用了極其難以分辨的顏色顯示正文跨語言鏈接,本人認為此條目根本不應當選優良,對未發現此條目中存有正文跨語言鏈接本人對所有反對正文跨語言鏈接的維基人表示悔過,並且採取了補救措施,在此強烈抗議User:Cravix對{{Translink}}的顏色修改,並聲明將尋求儘早撤銷本條目的優良資格,即使優特保護主義盛行也將如此。--達師218372 2012年6月1日 (五) 12:05 (UTC)[回覆]
    有必要這麼激動嗎,也不用到"抗議"的程度吧之前的跨語言鏈接處理討論對改版的Tsl也尚無定論;而我主要是討厭默認的紅藍對照效果罷了(因為是一般讀者所常見卻又比較丑),{{Tsl}}顏色的意見我徵集了好幾次,結果我用醒目的顏色就有人說突兀,用柔和的顏色就有人說看不清這個的確是折中的顏色吧,我覺得尚可了(我也覺得看正文的時候這不會看不清吧?).當然,如果非要用{{ilh}}不可也非常簡單,把條目里的Tsl宏替換成ILH(注意大小寫)也就行了({{ILH}}即是同Tsl參數格式的中轉模板,可自觀代碼,順便說一句由於{{langname}}的存在現在link-en一類的模板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BTW:此條目中僅8處iwlink,詳見列表.想說的大概以上.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6月1日 (五) 13:15 (UTC)[回覆]
    綠色很「極其難以分辨」嗎,不是吧……正如我在意見處所說,我覺得鏈接非常晃眼。我覺得綠色鏈接的問題不在於不顯眼,而在於有些美化跨語言鏈接了(綠色畢竟給人不錯的感覺,比如支持票和GA),有英文鏈接可點,寫中文條目的熱情就小很多。覺得ILL還是好些--Hans LiLi|Sn|ΔH2012年6月2日 (六) 06:33 (UTC)[回覆]
    關於ILL的效果,要我說吧,對照式根本是另一個極端,請自參看效果演示,用ILL我真不如直接選擇ilh系模板,至少ilh還能給我一點選擇.還有我不覺得這是"美化"(非要和其他效果比可能算),只是折中,後述.至於"隱藏紅字",我想說兩點,其一,紅字在我給過的User:Cravix/Translist內已一一收錄,我自會逐漸去翻譯(說來liang君也已將清理Tsl藍字的任務納入bot的工作範圍);其二,我個人認為真正理想的效果是加色+提示框,即Tsl效果(僅談顏色,何種顏色較好可議-問題是沒多少人對此發表明確而有用的意見)+小工具的跨語言鏈接效果2(差別在於我給出的效果是點擊後出現提示框),實際上我現在ilh預設的顯示效果即如此,應用效果的操作參見我的留言所述,但這需要加載js和css腳本,一般用戶根本摸不到(更不必說IP用戶),否則我早就套用到模板里了.以上.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6月2日 (六) 07:09 (UTC)[回覆]
    我覺得綠色比默認的顏色明顯多。 -- Tusooa Zhu 2012年6月4日 (一) 14:13 (UTC)[回覆]
    首先你這是完全無視先前的投票(注意討論的是樣式而非代碼,你背後自己列紅字你不能保證一定會寫,機器人你也不能保證一定會跑),至少只顯示跨語言鏈接是1推薦:0中立:18禁止,共識非常明顯。其次你設置的#005555和a:visited的默認顏色極其接近,說你故意隱藏跨語言鏈接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達師218372 2012年6月6日 (三) 12:23 (UTC)[回覆]
    • 完全無視?純粹的跨語言鏈接不僅極易混淆(極易被誤認為是藍鏈,效果截然不同),而且等對應條目建立後根本不能自動消除(機器人已可消Tsl藍字,自參{{Tsl}}文檔),何能相提並論?背後列紅字本來就不可能保證一定會寫,不過是方便大家罷了,但ilh模板也一樣,我不認為連複製名字到地址欄都不肯的夥計會去好好寫條目.至於顏色我絲毫看不出#055和哪種鏈接的顏色(到底是哪個類的a.visited?)極其相近,不過就是比較柔和貼近黑色罷了,早幾天也已改為#080了.該說的就這樣.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6月6日 (三) 13:23 (UTC)[回覆]
  2. (-)反對:感覺結構不夠完整。在評選優良時我支持,但感覺離特色有不小距離。「原理」一章其實不是在講原理,而是在簡要說明「平方根倒數」算出來幹嘛用(為什麼算),而後用「代碼概覽」聯合「牛頓法」來講怎麼算。當然,這些類似教科書的內容是需要的,除此之外就是「歷史與考究」說了一下作者和魔術數字而已,就憑藉以上內容組成了本條目,綜合來看離我心目中的內容充實還有較大落差。條目寫得易讀是很大的優點。-- 豆腐daveduv寫上海留言 2012年6月2日 (六) 13:54 (UTC)[回覆]
    (:)回應:"原理"是指加速的原理,簡單說,就是因為大量運算法向量才會使平方根算法上的優化能帶來巨大優勢...不過的確不大明確,於是想想改成"切入點"了(還是有沒有更好的改法?希望指正).至於充實度,我覺得按規定的"在百科全書上必須說明的事項皆已滿足,文章易讀、結構嚴謹"應該是可以了,不知還有什麼需要補上呢?希望能明確一下以便調整和補充,謝謝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6月2日 (六) 14:05 (UTC)[回覆]
    簡單說,我聽老師上完課後,想聽磚家扯淡了,但是節目可惜已經中斷。比如這方法是不是只在CG領域使用?是不是CG裡面算平方根倒數全面使用這個速算法了,如果不是則請比較分析一下其他方式等。另外有無擴展和其他關聯的東西(這個我不知道了所以瞎問)-- 豆腐daveduv寫上海留言 2012年6月2日 (六) 14:58 (UTC)[回覆]
    (:)回應:那我說一下我的意見,兼答下面那位:包含此算法的id Tech 3引擎已經以GPL發布,GPL是要求"自由使用,但使用了代碼的衍生品也必須以GPL開源發布",所以想來在id Software沒有另外授權的情況下使用這段代碼可能會侵犯軟件專利權,從這點上來說商業軟件應該是很少用的(用了要麼是有授權要麼就不說),開源的倒是看到一個類似的,使用於KDE某小遊戲;這方法是不是只在CG領域使用也是無解的,硬件內部使用的算法基本不可能公開,軟件的情況就如上了,如果一定要我列出使用了這個算法的軟件,我大概會列出這個表值得一提的是,裡面很多都是熟悉的玩意吧~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6月2日 (六) 15:17 (UTC)[回覆]
  3. (-)反對,同達師,企圖以顏色保護逃過法眼(要麼就不要連結)。--Dragoon16c留言2012年6月4日 (一) 11:00 (UTC)[回覆]
    • 我根本沒打算隱藏iwlink(僅6個(有2個hans君已幫修)也需要隱藏?先試着和其他FA比較吧),想法已列敘於上,不再贅言.紅字我遲早會去消的(多久我不會保證,我正在檢修UFO,我也不會為特定條目消紅字),如此反感大不了過段時間紅字消完後再來投票.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6月4日 (一) 12:30 (UTC)[回覆]
    (-)反對,還達不到特色條目的等級。—うちはイタチ (留言) 2012年06月04日 (一) 18:00 (UTC)[回覆]
    ↑投票者沒有註明理由,所以本票無效,請投票者補充理由。

中立[編輯]

如果對這個條目的提名持中立態度,使用#{{中立}},說明理由並簽名;
  1. {{中立}},還有可擴充空間吧、如現實應用等 Asiaworldcity留言2012年6月2日 (六) 14:25 (UTC)[回覆]
    請見我對daveduv的回覆~謝謝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6月2日 (六) 15:21 (UTC)[回覆]

意見[編輯]

參考特色條目標準寫作指南,給予意見並簽名。
  1. 條目很好,然而導言中「反射」和「邏輯移位」的跨語言鏈接很晃眼,話說這兩個條目於計算機方面還是很重要。若能簡要地寫一下中文條目就好了。當然,特色條目標準並無此項。--Hans LiLi|Sn|ΔH2012年5月31日 (四) 14:24 (UTC)[回覆]
    其實我的習慣是一個條目要翻譯就儘量翻譯完,而這兩個都是不小的條目 囧rz……最近比較沒空,基本只能做些修整(像是語句調整,ref補充等),手頭上未翻完條目(後面附帶着一個龐大的紅字列表)也有好幾個,所以短期內可能是不會去清紅字的...抱歉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5月31日 (四) 14:33 (UTC)[回覆]
  • 0章節第3段「雖說隨後的研究也展現出了一些可能性,但至今為止仍未能確切知曉此常數的起源。」,這句的「可能性」有點彆扭,翻譯成「可能的起源」或許好些?
  • 「歷史」段落里「而在Mathisen的郵件里他表示在1990年代初他只曾寫過類似的實現」,「寫過…實現」沒看懂……--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6月1日 (五) 07:40 (UTC)[回覆]
  • 謝謝修改指正已修改,對於1:我本來的寫法是為了避免"起源"作兩次賓語,不過確實比較奇怪,現在一時也想不到不重複提及"起源"的好改法,於是還是改成"在隨後的相關研究中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來源"了;對於2:"寫過"..."實現"這裡的實現主要是指實現這一算法的代碼,但聽起來的確有點像黑話(?)了,於是改成"作過"..."實現",應該會好一點了吧~如果還有什麼問題的話請指教啦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6月1日 (五) 08:44 (UTC)[回覆]